雞糞排放引發嚴重的生態環境問題,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隨著農村經濟和城鄉農業產業結構的調整,我國養雞業的發展空前迅猛,集約化,規?;曫B場的建設不斷增加,規模和數量越來越大,特別是蛋雞和肉雞,這種采用現代集約化的飼養方式,為社會提供了大量的肉蛋產品,極大豐富了人們的菜籃子。但是,由于雞場規模越來越大,集約化程度越來越高,養殖業所產生的大量排泄物污染也日益加劇,給環境衛生帶來了極大的壓力。
區政協常委、陵城區利農養殖公司經理李清浩建議:浩大生態以建設以生態農業為基礎,以市場為導向,運用生態學、生態經濟學原理和系統工程方法,以科學技術為支撐,以帶動區域發展為中心,采取種養結合的方式,發展高產、高效、低耗、無污染、無公害的蔬菜、畜禽產品。成立初期便安裝雞糞發酵罐。其利用了微生物在自然界中的分解作用,經過6-8天在密閉的發酵罐中連續的微生物好氧發酵,將有機固體廢物除臭、腐熟,加工成可用于農作物的優良有機肥,好氧性發酵是一種惡臭發生少,節省能源的獲得優良有機肥的處理方法。
雞糞生物有機肥中的有益微生物進入土壤后與土壤中微生物形成相互間的共生增殖關系,抑制有害菌生長并轉化為有益菌,相互作用,相互促進,起到群體的協同作用,有益菌在生長繁殖過程中產生大量的代謝產物,促使有機物的分解轉化,能直接或間接為作物提供多種營養和刺激性物質,促進和調控作物生長。
雞糞再利用的環境效益主要表現為:1、減少雞糞的大量積累,解決大面積污染和占用。2、安全處理雞糞后,糞便對河流、湖泊和地下水的污染減少,水體富營養化程度降低。3、雞糞產生的臭氣得到凈化并保持良好的空氣質量;4、大量雞糞的安全處理減少了蚊子、蒼蠅、老鼠和其他有害物質的繁殖機會,改善了農村地區的環境和健康條件,防止了重大流行病的發生;5、在土壤中使用生物有機肥減少了化肥的使用,減少了化肥造成的環境污染。
雞糞再利用的經濟效益主要表現為:1、據統計,1萬層雞場日均糞便排放量達到1.5噸,其中氮、磷排放量分別達到24.45公斤和23.7公斤,是一筆巨大的財富;2、使用生物有機肥意味著減少化肥的使用,從而減少能源消耗。同時,氮肥利用率增加了12%-15%。在產量相同的情況下,可節省氮肥30%以上;3、生物有機肥的使用提高了土壤肥力,增加了作物產量和收入,與常規肥料和其他養分相比,平均產量提高了15%-20%;4、逐步研究建立集畜禽養殖、有機肥生產和有機食品種植為一體的農業循環經濟產業鏈,是處理畜禽糞便的有效措施,也將顯著促進我國綠色食品的發展。